中考没有考好,只考了300分能上什么学校?相信这是很多中考300分的同学以及学生家长都想要知道的问题,首先就是我们需要清楚,初中毕业想要上高中,是需要中考分数线超过当地中考提档线才有选择高中的机会,如果距离提档线较远,就只能选择复读等明年再考一次,或者找一所好的中职学校,学一门实用的技术,早毕业,早工作,早赚钱,当然如果是想要继续学历深造,读中职、中专也是可以继续深造的,现在读职高、中专、技校都是有升学渠道的,或者直接选择读3+2五年制大专也可以!
南京中考300分可以读的当地中等职业学校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六合中专校创办于1976年8月,于1982年开始起步发展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拓奋进,学校的发展跨上了四个平台:1995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1998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并同时认定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2014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第三批建设学校。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坐落在六合区雄州街道北郊朱家山,占地面积120927平方米,建筑面积75502.14平方米,教职工246人,在校学生数3011人(其中在籍生2726人,其它类型学历教育285人),生均建筑面积达到25.1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4680.54万元,生均15544.81元。学校融五年高职(南京电大办学点)、综合高中、中职、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为一体,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等17个专业。初步形成了国家级名师、省市区级优秀教师、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形成了省级名师工作室、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校级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校青年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师发展团队。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荣誉称号
三十多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先后荣获过:全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中国骄傲”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高中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意论坛优秀组织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红旗团委、南京市模范学校、南京市青奥示范学校、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数字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江苏戏剧学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创建于1956年,直属江苏省文化厅,是一所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是隶属江苏省文化厅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是全省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江苏戏剧学校位置
江苏省戏剧学校,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隅,南接十里秦淮,北望巍巍钟山,东近明宫遗址,西临郑和公园,是隶属江苏省文化厅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是全省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几十年来,学校为江苏和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明星和艺术家,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5年,学校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2000、2004年,学校连续两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2000年、2002年、2004年,连续三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与200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以来,连续六年在目标管理考核中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优秀等级单位。
江苏戏剧学校办学规模
江苏省戏剧学校本部占地55.05亩,校舍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除校本部外,在风景秀丽的被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还设有分校。天目湖校区占地14.84亩,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23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多名,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并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演员和艺术家在校任教。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拥有新建的实验剧场和多功能音乐厅,有10个大型排练厅和70多间钢琴琴房,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
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南京市江宁职教中心是市政府九三年批准新建的区属职业中专学校,九五年区政府批准挂牌为"江宁经济开发区职教中心",学校地处中华门外秦淮河畔竹山脚下,校园典雅,空气清新,芳草满园,环境优美,毗邻国家级江宁经济开发区和民营科技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场所。
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理念
学校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鲜明,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人才为目标,遵循"崇德、敬业、规范、创新"的准则,坚持企校合作、校际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办学体制。坚持公办为主,积极引进民营机制,激发机制活力,构建办学主体多元,层次多样,形式灵活的办学模式,不拘一格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
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08亩,现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实验楼、阶梯教室、实习工厂等,建筑面积达27000平方米。现开设综合高中、微机、机电、电子、电工、财会、导游、机械等专业,共46个班级,在校学生达2000余人,校内有日语部,由日本籍教师教授日语,日语合格后的学生可申请去日本留学。
学校还有与在宁高校联合办学的大专班。学校现有教职工160人,80%的教师为本科学历。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实验设施,配备多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设有计算房、电子电工实验室、机加工实习工厂;学校图书馆藏书约6万多册,并配备了电子阅览等现代化装置;两幢学生公寓可安排1400多个床位,学生餐厅可容纳1800个座位;学校已和Internet网联接,校园网已逐步形成,使学校的教学环境与将来的职业环境有机衔接与统一。
江苏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建于1986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10年2月,被授予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2010年2月,被授予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6月,成功创建成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现有五年制高职、职业中专、综合高中、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办学层次,开设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六大专业群;在编教职工198人,其中教师178人;目前在籍中高职学历教育学生2200余人,在籍成人教育学员4000余人,年社会培训10000人次。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践行“行业、企业、专业;成人、成功、成才”理念,有效地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模式先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凸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合作交流
学校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校合作,构建3+3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学校电子、机电专业为省级课改实验点,学校为省级课改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先后与区内外6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化了“企业冠名班”等订单式培养模式。机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和现代农艺等四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为省级现代化专业群。学校现有市学科带头人10名,省学科中心组成员4名。农学教学团队、机电教学团队和综合高中中高职衔接教学团队为南京市教育局立项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栾昌花、高伟、王文文老师先后获示范课奖,多名教师获研究课奖。在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陈小花、韦芳老师获一等奖。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多块金牌,李赞星、肖嫚同学在国赛中获金牌。学校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进步奖。
南京中考300分可以读的五年制大专学校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的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若干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学院的分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学生的年度招生计划;组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合作与研究;协调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及校际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等事项;负责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五年制学生的学籍管理,颁发毕业证书等。
学院院系设置
目前,学院下设南京工程分院等37所分院和江苏省戏剧学校等25个办学点,设置十六大类、130多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近15.7万人。学院现有20多个教育部批准的和15个教育厅批准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许多分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外教师来校任教,并组织学生到国外学习。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双证制”,努力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取得毕业证书,又能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学院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许多专业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学院发展
学院将在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办学理念、创新职教特色,打造职教品牌办学目标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向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迈进。
无论选择何种学校,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学校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你的努力和进取心将决定你未来的发展。同时,与家长、老师和辅导员保持沟通,获得更多关于学校和专业的信息,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用自己的方式追逐梦想,并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